痛经
简介
痛经是月经期和月经期前后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者其他不适症,程度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妇科临床检查没有盆腔器官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而继发性痛经则是指生殖器官发生如: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病变引起的痛经,
病因
多种致素均可以引起痛经,常见痛经因素有以下几种:
1.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容易导致子宫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2.子宫颈管狭窄:能够影响月经外流,引起痛经。
3.子宫位置异常: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5.遗传因素:痛经可以呈现出一定的家族遗传性,通常与目前痛经有一定关系。
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黄体期孕酮升高与痛经有关。
7.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可以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8.子宫的过度收缩:但子宫过度收缩,收缩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不易完全放松,容易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9.子宫不正常收缩:子宫不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10.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也易引起痛经。
11.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12.经期: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13.外部环境: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气候突变、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等 容易造成痛经。
症状
1.痛经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等。
2.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
3.约有一半以上病人伴有全身: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
4.在剧烈腹痛发作后,通常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
5.原发性痛,初潮后头1~2年仅有轻度不适或无明显。初潮1~2年后出现严重的痉挛性疼痛,通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做哪些检查
痛经常用检查有:血沉检查、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
1.原发性痛经:(1)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月经出现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3)痉挛性疼痛或类似分娩产痛。
(4)妇科检查,生殖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
2.继发性痛经 :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检查,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常见的器质性并伴有:
(1)Ⅱ度宫颈糜烂:宫颈炎症可扩散到盆腔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出现现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
(2)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代谢,刺激子宫引起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3)慢性宫颈炎: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盆腔炎性肿块、炎性包块、盆腔炎腹痛在月经期也会加重。
(4)子宫发育异常:有原发性闭经、痛经、不孕、习惯性流产、每次妊娠胎位均不正或难产等病史,引起子宫发育异常。
(5)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前没有痛经,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6)子宫腺肌病:30岁以上的妇女,出现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
(7)子宫内膜息肉: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8)阴道血吸虫病: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及痛经,白带明显增多。
(9)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肿瘤压迫或是合并其他子宫炎症导致的痛经现象。
3.通常根据痛经的疼痛程度可以分为三度:(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无全身症状。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必要时需用止痛缓解疼痛。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需要卧床休息。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月经是女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常小腹坠胀,轻微腰酸均属正常范畴,可在小腹疼痛时热敷小腹部可使症状减轻。
2.药物治疗(1)抑制排卵:复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2)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芬必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少数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暂时肾功能损害。
(3)β受体兴奋剂:羟甲异丁肾上腺素(舒喘灵)、间羟异丁肾上腺素(羟舒喘宁),通过兴奋肌细胞上的β受体,可松弛子宫肌,缓解疼痛。需注意同时又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副作用。
(4)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啶(尼福地平),可快速减弱子宫收缩,减轻疼痛。
(5)继发性痛经的治疗则需先辨别病因,分别对因和对症治疗。
3.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证: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弦。
治 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 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2)寒凝血淤证:经期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痛减,经量少,色暗有块,苔白,脉沉紧。
治 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 用:温经汤加减。
(3)湿热蕴结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量多,经期长,经色紫红,粘稠有血块,或伴有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 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 用:清热调血汤加减(《古今医鉴》方)
(4)气血虚弱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 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 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5)肝肾亏虚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细。
治 法: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 用:调肝汤加减(《傅青主女科》方)
吃什么好
1.适宜饮食(1)多吃温性蔬菜、水果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板栗、核桃、豆腐、牛奶、燕麦、蛋黄、瘦肉、花生等。
(2)补血补铁食物,如:红枣,动物血,菠菜等。
(3)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植物油、麦芽、大豆油、果仁、谷物等,维生素E可以调节前列腺素,从而缓解痛经。
(4)缓解便秘的食物,如:香蕉、芹菜、白薯、蜂蜜等,因为便秘有可能会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2.不宜饮食(1)生冷寒凉性食物,如:冷饮、凉菜、螃蟹、田螺、蚌肉、梨、柿子、西瓜、黄瓜、柚、橙子等。
(2)酸涩性食物: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杏子、李子、柠檬等。酸主收引,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
(3)奶酪类甜品,如:芝士、黄油、奶油、酵母乳等甜食,可影响到身体对镁的吸收,而痛经与体内缺镁也有关。
(4)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
(5)含有鞣酸的食物,如:浓茶、柿子,可以妨碍身体对铁的吸收
(6)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等。可以刺激神经和心血管,可使情绪紧张加重疼痛。
如何预防
1.学习掌握月经卫生知识,正确认识月经,消除或改善不良的心理变化。
2.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3.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
4.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适量的体育锻炼,真强体质。
5.积极定期妇科病的检查是预防妇科类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