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琳琅满目的饮料已经成为人们的每日必需,功能饮料更是受人追捧。是选择一瓶“解口渴、更解体渴”的运动型饮料,还是能提神、防止打盹的能量型饮料呢?很多人更是困惑:我是否真需要喝,应该怎么喝?
●功能饮料,并不玄妙 人们喜爱功能饮料,其实是看中“功能”二字。你会发现,无论胖瘦、困累、运动、出汗,你都能在超市货架上找到适合你的一款功能饮料。很多人觉得功能饮料喝着口感不错,比白开水、可乐强很多,甚至拿它当水喝。其实,功能饮料并不神乎其神。通俗点说,向普通饮料里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使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便升级为功能饮料。目前,这些功能因子多是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维生素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等,据称能缓解疲劳,提高人的注意力等。 功能饮料常较一般饮料贵,是被炒作的高端饮品而已。截至2007年,全球有500余种功能饮料。在功能划分上,这些饮料施行了消费者分层,由此衍生出如多糖饮料、维生素及矿物质饮料、运动饮料及低热量、益生饮品等。从去年12月起,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饮料通则》宣布实施,废除了“功能饮料”的说法,代之以“特殊用途饮料类”,即“通过调整饮料中的营养素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制品”。当然,功能饮料从概念来讲是有意义的,但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或者特定场合。按照国际饮料行业协会规定,功能饮料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若某款饮料具有特定功能,肯定已升级为保健食品行列。因此,真正的功能饮料外包装上,必然有“保健食品”字样和卫生部批准的“卫食健字”批号。眼下,市场上多数功能饮料,多是拥有时尚外形、动感宣传语,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功能饮料。
●可能适得其反 困了,累了,是否真需要喝功能饮料呢?很多功能饮料让人更精神,宣称能缓解疲乏,其实多靠咖啡因的作用。它能提供短程的大脑兴奋,激发身体潜能,产生抗疲劳功效。但就长远而言,困累的最佳选择是休息放松。一味借力功能饮料只会造成对功能饮料的依赖,甚至引起恶心腹泻、精神焦虑和失眠。 美国底特律亨利福特医院的研究者发现,高水平的咖啡因和牛磺酸会增加人体血压和心率,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功能饮料并非人人适合。以其中的运动型饮料为例,它含有钠钾钙镁成分,只适合运动后饮用,以补充人体丢失的部分电解质,作为日常饮品将是错误选择。运动饮料中糖含量的适当比例为6%~7%,既保证人体最大程度的吸收,还能防止其引起血糖瞬时升高。而一些功能饮料,糖分含量过高,对人体反而起到利尿作用,加速肾脏排出水分。既没有解渴作用,还适得其反,身体更加缺水。对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人群而言,是否选择功能饮料,也得费一番思量。此外,老人、儿童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也不适合饮用。 那么我们该喝些什么呢?几年前,美国的营养学家制定过一份健康饮料指南。最理想的饮品,是最平常不过的水。其次分别是茶与咖啡、低脂或脱脂牛奶、无热量的甜饮料,最后是含热量的甜饮料。以此对照,如何选择一款饮品,应该了然于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