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给就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安全隐患——个人健康数据泄露。最近,医疗机构被黑客恶意攻击窃取健康数据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否就此可断定其弊大于利?对此美国医学博士约瑟夫·凯达尔(Joseph Kvedar)在采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一个联系日渐紧密的世界中如何保持隐私,特别是个人健康数据是人们最担心的话题。当谈到隐私问题,网络世界被典型地划分为“凶险之地”——消费者被欺骗被利用,他们的数据被泄露或盗窃。而消费者通过分享数据所获得的益处却被忽略,例如,能被用来创造高度个性化的信息、改进效率和降低医疗费用,甚至与供应商、朋友或社交媒体团队分享数据也确实能帮助人们较好得保持自身健康。
诚然,分享个人数据总是伴随着某些风险——不论是网上银行或与自己的医疗健康供应商联系,但是回报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交易。
关于隐私有两大问题:第一,很多公司并未直面其隐私政策,让消费者不明白他们的数据何时以及如何被使用,有时候是以他们可能不允许的方式使用;第二,我们都对某些令人担忧的数据泄密事件太过关心,这使得消费者对公布或分享个人数据过于谨慎。
隐私政策透明化是消除消费者恐惧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停止未经同意就暗中监视人们的举动、创造保密数据的系统等。底线是个人权利要得到保护,这包括医疗健康供应商在内的机构需要在解释隐私问题和保障措施上做得更好。
健康保险流通和责任法案(HIPAA)并不直接适用于大多数互联健康干预,以及不直接与医院相关的事务。因此,提供设备或服务的公司应该担当起保护消费者隐私的责任。
隐私并非是复杂问题,相反,它是非常直截了当的。
那么,如何在提高消费者舒适度的同时,增加隐私政策的透明度?以下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
对于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任何人,不论是支付方、供应商或是为消费者开发医疗器械或健康项目的企业、公司,必须对自身的数据收集和隐私政策坦诚。此外,要想尽办法以简单、易于明了的语言、跳过法律术语的方式提供相关政策信息。
其次,消费者必须明白不存在免费app之类的事情。如果这是免费服务,很有可能该商业模式是在销售广告、数据甚至订阅者资料。否则,这种工具是必然要收费的。有些人选择免费服务,也明白必须在隐私上做出让步;还有些人倾向于收费服务,这种模式更能保护自身隐私。无论哪种方式,这都应该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